长郡学子走进长沙市中医医院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科训基地
3月8日,长郡中学30名学子走进长沙市中医医院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科训基地,在中医正骨科团队的引领下,通过沉浸式体验、互动式学习的方式,深入了解“正骨”的奥秘,解码中医文化基因。
泛黄的《湘一正骨手札》、斑驳的杉树皮夹板、古法制药器具……步入医院文化长廊,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。“百年前,人们就用杉树皮固定骨折,轻便又环保,与现代康复理念不谋而合!”副护士长谭静倩的讲解令同学们惊叹不已。学生小林在笔记本上疾书:“原来中医正骨并非‘玄学’,,而是历经千年验证的硬核科技!”
浓郁艾香中,副主任车国良施展“摸接端提”四法,双手如游龙般在患者手臂上划过,瞬间完成骨折复位,一旁的C臂机同步验证其精准度,引得全场屏气敛息。针灸康复科火龙罐、梅花针展示,药房里通过舌尖品味黄芪来 “解码” 药性,让抽象的中医外治疗法变得可触可感。当真空拔罐吸附上少年们的脊背,惊呼与欢笑声交织回荡:“疲惫值清零,学习Buff加满!”
科普课堂上,车国良副主任用“建筑力学”妙喻人体:“骨裂如同墙壁出现裂纹,而骨折则似梁柱崩塌!”解剖图谱与X光片的对比,揭开正骨术从手法到弹性固定的千年演进。更让学子们雀跃的是护士张淘淘分享的“子午流注学习法”:“晨读应趁着胃经活跃的7至9点,午时心经主神明,必须小憩片刻,夜晚9点三焦经启动,就该‘关机充电’啦!”
“骨折自救时能用树枝固定吗?”“生长痛是身体在‘升级’吗?”答疑环节瞬间变成激烈的抢答现场。体验杉树皮夹板的同学感叹:“这轻得如同哪吒的风火轮,妥妥古代黑科技!”
活动尾声,学生们手持自制香囊,将养颜茶包塞进书包:“这是送给妈妈的妇女节‘中医式浪漫’。”
长沙市中医医院与长郡中学共建科训基地以来,已成功开展多场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。院长李波表示:“让青少年亲眼见、亲手试、亲身悟,才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打开方式。
(来源:长沙市中医医院 图片:旷小玲 编辑:蔡佳君)
用户登录